
威廉·迪勒·馬修1915年拍攝的異特龍標本AMNH 5753的骨骼照片。鳴謝:uux.cn/古騰堡計劃電子書,維基共享資源,CC0(creativecommons.org/publicdomain/zero/1.0/)
(神秘的地球uux.cn)據公共科學圖書館:根據俄勒岡州波特蘭州立大學的Cameron Pahl和Luis Ruedas及其同事在2023年11月1日發表在開放期刊《PLOS ONE》上的一項研究,食肉恐龍可能已經進化到利用巨大的屍體。
食肉恐龍生活在充滿活的和死的獵物的生態係統中。作者假設,像蜥腳類恐龍那樣的巨型屍體可能為大型食肉動物提供了主要的食物來源。
為了測試這一假設,研究人員創建了一個基於代理的模型,這是一個恐龍生態係統的簡化虛擬模擬。這個模型基於侏羅紀時代莫裏森地層的古老動物群,其中包括大型食肉動物,如異特龍,大型蜥腳類動物,它們的屍體,以及無限量的可狩獵的劍龍。
在該模型中,食肉動物(旨在模擬異特龍)被賦予一些特性,這些特性將提高它們的狩獵或覓食能力,同時從肉類來源(模擬活的獵物或蜥腳類動物屍體)獲得能量。
該模型測量了這些模擬食肉動物的進化適合度,並發現,當有大量蜥腳類動物腐肉來源時,拾荒比狩獵更有利可圖,這表明這種生態係統中的食肉動物可能進化出了專門的特征,以幫助它們檢測和利用大型屍體。
作者強調,這個模型代表了一個複雜係統的簡化抽象,結果可能會隨著更多變量的加入而改變,例如額外的恐龍物種或模擬恐龍的生活史特征。他們指出,像這樣的模型可能會提高我們對腐肉的可用性如何影響捕食者進化的理解。
作者補充說,“我們的進化模型表明,像異特龍這樣的大型獸腳亞目恐龍可能已經進化到以蜥腳類動物的腐肉為主要資源。即使當它們有可獵取的獵物時,選擇壓力也有利於食腐動物,而掠食者的適應度較低。”
“所以我們認為異特龍可能會等到一群蜥腳類恐龍在旱季死去,飽餐一頓它們的屍體,將脂肪儲存在尾巴裏,然後等到下一個季節重複這一過程。這在邏輯上也是有道理的,因為一具蜥腳類恐龍屍體的熱量足以維持25隻左右的異特龍幾周甚至幾個月,而蜥腳類恐龍通常是環境中最豐富的恐龍。”
(责任编辑:永川市)